学佛园
  • 首页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首页 > 人物 >
  • 发道心时,不乘佛力之相

    人物 2025-09-01
    0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发道心...

    发道心时,不乘佛力之相
  • 念佛人要像不倒翁

    人物 2025-08-31
    0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念佛人要像不倒翁
  • 此心深信,犹若金刚

    人物 2025-08-31
    0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此心深信,犹若金刚
  • 欲望的压抑与纾解

    人物 2025-08-31
    0

    欲望的压抑与纾解传道法师 口述有很多佛教徒对欲望都不会处理,这是很糟糕的事。曾经有一个台中来的女生,她来的时候吃不下饭,只能靠流质的食物下咽...

    欲望的压抑与纾解
  • 从解脱道到菩萨道

    人物 2025-08-31
    0

    从解脱道到菩萨道传道法师开示佛陀曾经开示我们:「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后学传道就是秉持这个原则,若是有机会结善缘,我就全力以赴。这次来美国能...

    从解脱道到菩萨道
  •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人物 2025-08-31
    0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这段话也是出自《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上面还有一段文说,“今以一一出文显理,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然后...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 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

    人物 2025-08-30
    0

    这次峨眉山传戒,因缘很殊胜,在全省来说,是四川省佛协第十次传戒,在峨眉山来说,是解放后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因缘很殊胜。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
  • 唯识要义解说

    人物 2025-08-30
    0

    一、唯识之义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无,非有非无,名曰中道。外实为...

    唯识要义解说
  • 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利益

    人物 2025-08-30
    0

    中央领导人胡主席提出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的重要内容。其中,佛教所讲的和谐,意义相当高。儒家...

    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利益
  •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人物 2025-08-30
    0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四大区别

    人物 2025-08-30
    0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区别。一、产生的来源不同封建迷信来自民间,涉及民间的习惯、民间的传说、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愿望。而宗教的产生有...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四大区别
  • 怎样才叫做清净

    人物 2025-08-29
    0

    一、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一个人不做事,那就身心安乐...

    怎样才叫做清净
  • “佛教与环保”演讲会评述

    人物 2025-08-29
    0

    立足于人间佛教 立足于净化人心——“佛教与环保”演讲会评述惟贤8月25日到2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普陀山举办“佛教与环保”讲演会,来自各地的佛...

    “佛教与环保”演讲会评述
  • 瑜伽菩萨戒讲记

    人物 2025-08-29
    0

    瑜伽菩萨戒讲记(2006年10月2日讲于宁波奉化雪窦寺)一、讲戒缘起此次雪窦寺传二部僧戒,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没有的,也是落实宗教政策以后,经过...

    瑜伽菩萨戒讲记
  • 浅谈佛教清规戒律的管理特点

    人物 2025-08-29
    0

    浅谈佛教清规戒律的管理特点清远法师佛教的管理方法,从启发心灵及服务大众着眼,以自我内心的管理为主,以外在人事的管理为辅。两千多年来,佛教以佛...

    浅谈佛教清规戒律的管理特点
  • 初心修悟要法

    人物 2025-08-28
    0

    (一)如何修悟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

    初心修悟要法
  • 不论做什么善事都可以以此善根来迥向西方

    人物 2025-08-28
    0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让你来念佛,供你吃,供你住,你只...

    不论做什么善事都可以以此善根来迥向西方
  •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人物 2025-08-28
    0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道证法师讲述问: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得太夸大答:在《未曾有说因缘经》中, 佛说:“母...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 佛教的社会责任

    人物 2025-08-27
    0

    本人来自菲律宾,长时间居住海外。中国的昌盛繁荣,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提高,这使海外的华人,华裔得到当地政府的保障与尊重,也...

    佛教的社会责任
  • 很多人表面上是念佛,实际上是念自我念我慢

    人物 2025-08-27
    0

    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这么难听的话呢因为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的团长,临终的状况很不好,没有往生西方。另外,又有人很沮...

    很多人表面上是念佛,实际上是念自我念我慢
  • 上一页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热门

  • 1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2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3详解僧服海青及穿海青的注意事项

推荐

随机

  • 如何请走蚊虫
  • 从大悲咒谈怎么祈福有福
  • 七月宜大量放生鱼类!

标签

月光菩萨咒感应 宝箧印陀罗尼咒的介绍 三世 仁王护国咒全文 口业清净 什么是咒语 成道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法门陀罗尼经原文 父母 放生仪轨知多少 辨别伪经的原则 大安法师简介 女儿也听《大悲咒》 平常心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现在反对批评放生的人很多 文殊智慧咒简介 五戒 苦难与超越 佛说不自守意经原文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 XML地图

2025 © 学佛园 冀ICP备18035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