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园
  • 首页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首页 > 人物 >
  •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人物 2025-09-08
    0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在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今天,如何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对教义的解读发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佛教自...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 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人物 2025-09-08
    0

    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十二月十五日,庐山的第一场大雪。下午,风雪交加中,来自东北三省、湖北等地的国学推广志愿者一行八人在湖北讲课之余...

    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人物 2025-09-08
    0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若无进一步的呵护和灌溉,这株萌发不久的幼苗很快就会停止生长,甚至逐...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 造就慈悲品质

    人物 2025-09-08
    0

    造就慈悲品质在座的出家众及在家众,大多受过菩萨戒。按正常情况,既已受过菩萨戒,理应具足菩提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是菩萨了。那么事实又是如何...

    造就慈悲品质
  • 弘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人物 2025-09-07
    0

    记者:法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专访。您多年来在讲经弘法、教书育人之余,一直致力于用通俗的语言传播佛法智慧。您的很多著作,如《人生佛教丛...

    弘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人物 2025-09-07
    0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2004年夏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济群《道次第》的主要思想为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亦称三主要道,其中又以菩提心为统摄。...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 《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人物 2025-09-07
    0

    《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2004年5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济群《道次第》是一部实修性很强的论著,不仅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更以简明的...

    《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人物 2025-09-07
    0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2005年冬于新加坡“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汉传佛教的修行次第”,这是当今教界亟待厘清的现实问题。在多...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 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人物 2025-09-07
    0

    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2004年6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济群成佛的修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千百年来,汉传、藏传各宗派因对佛陀教法的认识存...

    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 漫谈僧食

    人物 2025-09-06
    0

    漫谈僧食济群法师经上说:一切有情皆依念住。食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戒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如《四分律》的比丘戒相中,关于或旁及食的戒条,达四...

    漫谈僧食
  • 僧尼日常行事漫谈

    人物 2025-09-06
    0

    僧尼日常行事漫谈济群法师读《行事钞资持记》、《重治毗尼事仪集要》等律学书籍,看到书中对僧伽的许多日常行事,都有着详细规定,觉得很有现实意义,...

    僧尼日常行事漫谈
  •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人物 2025-09-05
    0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会认为欲望是好...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 正念,使浮躁远离

    人物 2025-09-05
    0

    正念,使浮躁远离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

    正念,使浮躁远离
  • 谈新世纪佛教教育

    人物 2025-09-05
    0

    谈新世纪佛教教育觉 醒和着春天的脚步,人类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经济大潮、科技浪潮、社会思潮扑面而来,一阵阵清新的气息吹拂着人们的心房,于是心...

    谈新世纪佛教教育
  • 辨别伪经的原则

    人物 2025-09-04
    0

    辨别伪经的原则目前,弘扬净土的音像与书籍广泛流通,总的来说是好现象,说明信佛学佛的人员增多,社会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数增多。在这样的背景条件...

    辨别伪经的原则
  •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人物 2025-09-04
    0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释济群2010年元旦为复旦大学禅学会学员所讲三性代表了唯识宗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也是整个唯识理论的建构基础。所谓三性...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 每个人都应该出家

    人物 2025-09-04
    0

    咱们这儿已经讲过《金刚经》、《心经》、《十善业道经》、《法句经》。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佛说四十二章经》。那每次在咱们这个讲堂上讲经,只能是...

    每个人都应该出家
  • 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

    人物 2025-09-04
    0

    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济群法师在这次菩提静修营中,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三好营员”。第一,生活好。一般社会大众认为的“生活好”,就是吃...

    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
  • 上海佛教在提升时代精神中的作为

    人物 2025-09-04
    0

    上海佛教在提升时代精神中的作为在“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系列讲座上,觉醒法师讲述上海佛教在提升时代精神中的作为玉佛寺的“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系...

    上海佛教在提升时代精神中的作为
  • 就怕临终没有正念,怎么办?

    人物 2025-09-04
    0

    平生一向专称 佛护自然正念但是,我们就怕将来临终没有正念。你放心,将来临终,你一定会有正念。我把临终正念的经文读给你听,你就能知道临终一定有...

    就怕临终没有正念,怎么办?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下一页

热门

  • 1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2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3详解僧服海青及穿海青的注意事项

推荐

随机

  • 当官
  • 大法鼓经解义
  • 般若波罗蜜多咒的功德利益

标签

大正句王经原文 绕佛 大势至菩萨心咒是什么意思 佛说梵志阿颰经全文 中国最大的佛像在哪 唯识要义解说 守培法师简介 生活中的放生问答 念佛法门是解脱生死最稳当的法门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 文殊菩萨智慧咒感应 观音心咒怎么念 小供养咒的功德利益 梵音大悲咒文字版 大悲咒含义 信解行证的意思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原文 什么是四悉檀 放生基础知识问答 梁武帝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 XML地图

2025 © 学佛园 冀ICP备18035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