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园
  • 首页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首页 > 人物 >
  • 你为什么活得很累?

    人物 2025-07-31
    0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么无非是因为贪著,因为心对外境粘得太紧,对财富和权力粘得太紧。当我们有十分在乎时,会带来十分的压力;而当我们有一...

    生活道德济群法师
  • 精神追求的提升

    人物 2025-07-31
    0

    现在很多人富起来了,但幸福却没有随之而至。为什么就是因为心态有问题,因为缺乏正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扭曲了,物质只能加速...

    精神生活济群法师
  • 燃点佛灯 照亮心灯──光明与智慧的启发

    人物 2025-07-31
    0

    燃点佛灯.照亮心灯──光明与智慧的启发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俗语谓「一年明月打头圆」,故称「元夕」、「元夜」;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

    燃点佛灯 照亮心灯──光明与智慧的启发
  •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 以人为本

    人物 2025-07-31
    0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以人为本因缘殊胜,二零一二年初,由中国佛教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 以人为本
  • 禅修,是一种由内到外帮助人放松压力的根本之道

    人物 2025-07-31
    0

    练习前的小叮咛1. 上班族在面对每日忙碌的工作时,虽然知道身心要放松,却很难真正清楚什么是放松。因此,特别设计“放松禅”,让大家在阅读本书前...

    禅修,是一种由内到外帮助人放松压力的根本之道
  •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人物 2025-07-31
    0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一)好逸恶劳或懈怠,可以说是人的通病。由于贪图安逸,往往导致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急功近利...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人物 2025-07-31
    0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心是怎样的呢圣言所表,心如虚空,说一个空字有点笼统,空有顽真之分。我们...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 以戒为师 三学增上──浅谈戒律的重要性

    人物 2025-07-30
    0

    以戒为师.三学增上──浅谈戒律的重要性佛法的基本纲领是戒、定、慧三学,而在三学之中,又以戒学为先导,它是五乘共法,也是佛道的基石。持戒不但能...

    以戒为师 三学增上──浅谈戒律的重要性
  • 越慈悲,越智慧,越无忧

    人物 2025-07-30
    0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他人内心世界,关怀对方,才能得到真智慧……。通常,人有三种生命...

    越慈悲,越智慧,越无忧
  • 九品莲花为父母 不退菩萨为伴侣

    人物 2025-07-30
    0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一)──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大家欢喜!很高兴看见大家来到东林念佛堂,参加这二十四小时的八关斋戒和精...

    九品莲花为父母 不退菩萨为伴侣
  •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人物 2025-07-29
    0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要如何统理才能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 因为你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人物 2025-07-29
    0

    【然而,弥陀何以兆载永劫之间,代乏善之凡夫,勤修愿行盖不忍众生苦,但愿众生乐;对自力无力出离三界之我等凡愚,悲愍哀摄,欲断尽十方每一众生之生...

    因为你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 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

    人物 2025-07-29
    0

    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宽运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可以说,就是“慈悲”。佛典中,“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悲愍,具...

    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
  •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

    人物 2025-07-29
    0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上)引言佛教的教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为权巧,出世间法为究竟。所以佛教并不...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
  •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人物 2025-07-29
    0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宽运法师母亲节过堂开示看到大家非常精进的念佛,我心里头很赞叹,也非常的高兴。我们念佛一方面要以恳切至诚的心,这是必...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人物 2025-07-28
    0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是指众生安于十恶,忍受种种痛苦与烦恼,不肯出离,所以名为「忍」。面对这多苦多难...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 略解念佛往生愿

    人物 2025-07-28
    0

    「十方众生」者,明所被之机,竖通三世,横含十方,十界众生,一无弃物。横摄众机中,且就人道明普益者,性有利钝,位有豪贱,功之久近,行之善恶,报...

    略解念佛往生愿
  • 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

    人物 2025-07-28
    0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宽运法师佛涅槃日过堂开示在佛教里头有三个日子,大家应该要记得,一个是四月初八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降生的日子,另...

    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
  • 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人物 2025-07-28
    0

    近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如短期内多宗空难事件,然后相继是台湾高雄大爆炸、江苏昆山大爆炸、伊波拉疫病迅速蔓延,情况日渐恶化,还有云南鲁...

    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 你这一辈子,一定要跟阿弥陀佛交往

    人物 2025-07-28
    0

    《法事赞》、《般舟赞》、《观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是善导大师的著作,总共五部九卷。《法事赞》是善导大师对于《阿弥陀经》简要的注...

    你这一辈子,一定要跟阿弥陀佛交往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热门

  • 1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2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3详解僧服海青及穿海青的注意事项

推荐

随机

  • 什么是五眼?修行的五种层次
  • 放生狐狸的方法很方便
  • 早课十小咒

标签

放生前应注意的问题 准提神咒 般若 家人 智海法师简介 阿弥陀佛站像 什么是楞严咒咒心 普贤行愿品介绍 佛说处处经全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文殊师利菩萨鼓励我们念佛的事实 恶心自贼 佛教的修行方法 放生一定要因物因地因时慎重进行----本性法师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 请佛住世的理解 怎样修持药师咒 多闻与所知障 演培法师讲八识规矩颂 放生仪轨要求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 XML地图

2025 © 学佛园 冀ICP备18035311号